办理条件依法营业,无违法不良记录;非停业状态;
办理作用提高企业公信力,增加合作信用度,提高投标中标率
办理流程电话咨询
适用范围全国中小微企业
有效期三年
产品类型ISO20000信息技术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认证机构
认证对象工厂企业、服务组织等
服务内容商务服务
认证周期20-30日左右
本公司只提供咨询服务!
ISO20000,在传统的IT管理模式下,IT部门是作为技术支持的角色被动地存在的,而在新的IT服务管理模式下,IT部门是作为一个主动的服务提供者向其客户和用户(企业的业务部门)提供赖以支撑组织业务运作的IT服务,IT部门和IT商往往需要向客户提供服务目录(SC)并和客户签订正式的服务级别协议(SLA)。
荣誉认证包括:AAA信用企业、ISO体系认证、守约守信企业、信用评级证书、荣誉证书、清洁服务书。已办理的企业荣誉等级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认可,可用于招标,从而增加贵企业中标的可能性。
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是面向机构的IT服务管理标准。目的是提供建立、实施、运作、、评审、维护和改进IT服务管理体系(ITSM)的模型,代表了被广泛认可的评估IT服务管理流程的原则的基础。(1)得以获得业界普遍认同的证书ISO20000认证。(2)就服务质量和服务承诺与业务及供货商达成一致,建立和业务及供货商统一的沟通平台,达到相关利益方均满意的IT服务管理目标。(3)提高IT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业务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4)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业务满意度。(5)提高项目的可提供性并确保如期交付。(6)从总体上提高组织/企业IT投资的报酬率,提升组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对于数据中心来说,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安全生产。在与很多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管理层沟通的过程中,“安全生产”这个词是提及率的。“安全生产”正是我们在ISO20000中所说的可用性管理。换句话说,可用性管理在数据中心工作中一直是核心工作,但可用性管理不是空中楼阁,是需要其他管理流程来支撑的。对于数据中心来说,在ISO20000管理体系中其他的管理流程以及整个管理体系都是为可用性管理服务的。
可用性管理与容量管理、持续性管理关系为紧密,这三个管理流程构成了数据中心管理的核心区域。容量管理里面核心的是容量计划,容量计划应与业务管理管理形成顺畅的接口,将业务发展信息能及时的带回数据中心,并由业务关系经理对业务信息进行分析、分解、翻译成数据中心人员可以理解的业务需求;再由容量管理经理根据业务需求换算成各个业务部门下一年度的发展所需的IT容量规划;同时对于人员的规划也将纳入这个容量计划,这个的容量计划转换成预算计划,采购计划等,在每个季度分别进行回顾。这样打通的流程使得数据中心能从容应对容量问题,解决了当前的和未来的容量问题为提高可用性打下基础。对于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做好变管理流程。变管理流程是管控的流程,不抓住变管理流程就很难说抓住了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抓变管理先就要抓住变管理管控的过程,使得不合格、不合理、不在恰当时间的、没有准备充分的、没有与客户达成共识的、没有完成审批手续的变申请都不得进行变。这个抓手要是松一下,可能会带来很多救火的工作,甚至造成可用性事故。

经验表明,企业通过实施基于ISO20000的IT服务管理方案可以良好的效益,
将IT和企业业务进行好的整合。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提高IT服务的质量,降低IT服务的成本,从而提高了IT投资价值。
使IT成为有效的业务变革手段。
好的发挥员工的作用,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性。

ISO20000核心应用,也是数据中心工作的重点。而事件管理、变管理、可用性管理、服务级别管理这四个管理流程则构成了数据中心从用户到客户的管理核心,这个核心使得数据中心的管理有了抓手。在这个抓手的配合下,可用性管理服务发挥了主导作用。
IT行业处于一个加速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业务环境中,各大机构都希望通过业务大集中和数据大集中,扩大业务规模,为客户提供多好的业务和服务。业务大集中、数据大集中的实施,使得数据中心在各大机构中占有其重要的地位。大集中后的数据中心面临着规模与管理水平、管理手段不对等的问题,怎样好有效率地管理好数据中心,以及如何降低管理风险,消除管理盲区,成为各个数据大集中后的金融机构数据中心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ISO/IEC 20000-2描述了IT服务管理流程质量标准。这些服务管理流程为组织在一定环境中开展业务提供了佳实践指南,包括提供服务、降低成本、调查和控制风险。
ISO/IEC 20000-2推荐服务管理者采用一致的术语和统一的方法进行服务管理,这可以为改进服务交付基础,并有助于服务提供者建立一个服务管理框架。
ISO/IEC 20000-2为审核人员提供指南,并可为组织规划服务的改进提供帮助,以便组织通过ISO/IEC 20000-1认证。
同时,IT对服务也有了量化指标,建立了量化的质量控制体系,设定了完整准确的考核指标,提供完善的报表。对客户满意度等还选用三方进行调查,保证数据的可信性。
量化管理不仅是IT部门自身管理的需要,也是衡量IT部门价值与**的基础,流程化管理方式为量化管理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借用ISO20000,CIO也同时找到了一个衡量IT服务好坏的公认的标准。用这么一个标准来公司的ITSM实施达到了怎样一个阶段,在一个标准的平台上跟CEO、CIO沟通IT服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http://1986738881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