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范围全国中小微型企业
可售卖地全国
办理周期15天
服务优势一对一服务
服务内容服务认证办理
有效期三年
产品类型服务认证
办理资料企业营业执照 认证申请书
认证机构国家
办理条件企业合法经营
本公司只提供咨询服务!
售后服务认证严格按照《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GB/T27922)标准,对企业的服务体系、商品服务、顾客服务方面进行评价。售后服务认证是服务认证,与管理体系认证不是一个类别,它使用的GB/T27922标准是一个评价性质的标准,关键词是"评价体系",认证目的是评出。认证的结果是企业按照标准实施了服务,并达到了某一个高度(星级)。
GB/T27922标准中的"售后服务评价"是广义范围,"评价"是结合规划、体系、资源、特性、数量、时间和活动、过程、效果等进行的判断,所以对"售后服务"的评价必然涵盖对整体服务系统的的要求(包括售前需要准备的工作)。如商品知识和文化宣传,售前对顾客的告知和承诺,在商场、景区、机场、服务网点等建立的设施,以及组织为实现服务而进行的人员和资源配置方面,以及为商品提供的服务,为顾客提供的服务等。[广东昊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服务类认证就包含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管理类体系认证例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因此,ISO9001属于管理类体系认证,认证的结果是企业按照ISO9001标准要求进行了管理。《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标准认证是服务类认证,它使用的SB/T10401-2006标准是一个评优的标准。相比ISO9001标准,售后服务认证针对售后服务环节的要求更加专一、全面、具体。《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标准的性、特性相比ISO9001标准更加适合推广,更能提高客户满意度及销售业绩。认证的结果分4个级别,是企业按照标准实施了相关管理以及执行过程的具体情况,并且售后服务管理层和执行层达到了某个程度。
未来的家电行业,改善服务是必然的,售后服务是打开消费者心扉的一把有用的钥匙。未来是重视售后服务企业的天下,比如重新规范售后流程,推出五星安装,同时上门服务人员都会配备手持吸尘器、防尘罩、激光电子水平仪,防尘垫布等服务工具的创维;还有一直在售后服务方面享有口碑的海尔。
这些企业都通过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并且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申请售后服务体系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2006年,当国家颁布《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SB/T10401-2006)国内贸易标准时,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一项崭新的服务认证出现了。2007年开始承担认证的技术研发和实践工作。
这个时候,中国的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已开展多年,但除了“体育场所服务”、”汽车玻璃零配件安装服务”等寥寥几个针对单一行业,证书也只有寥寥数张的服务认证,其他几乎是一片空白。至于售后服务认证,不仅没人研究,连知道的都少。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对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漠视程度是非常严重的,重销售轻服务、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意识淡薄不仅出现在小微企业,一些大型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也存在大量的售后服务问题。这不仅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也是在管理上的缺陷。因为过去从国家层面也很少重视服务问题。
“商品售后服务认证”,不仅要从根源上建立一套理论体系,适用于评价的标准化模型,从售后服务的内部和外部评价指标、相关的要素和结构资源来给出指南,同时还要作为一种外部手段,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让企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所以如何评价,如何保证性,如何能得出真正客观有用的量化和细化指标尤为重要。而只有对企业有用,并产生价值的体系,才能获得接受。

售后服务认证的对象
1.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规章制度;
2.有专人负责售后服务工作体系;
3.有售后服务专项资金**;
4.售后服务无重大失误;
5.企业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售后服务管理师及服务队伍;
6.企业具有立法人。

近几年来,在汽车、家电、服装、工程机械、环保、银行等行业的采购、工程招标活动中,把企业是否通过“管理体系认证、售后服务认证”列入同等考核和加分项目。获得售后服务达标认证证书,能大大提高企业的中标率。例如,中联重科、光润家具、虎豹集团等在采购活动中能一举中标,除了自身的产品与质量过硬以外,曾经获得的认证证书也是重要的参考资质。 在同等条件下,采购、大中型工程项目招标中,招标人凭什么胜出?结合近几年各地招投标企业的经验,获得的“售后服务星级认证”可有效提高中标率。随着招投标市场不断发展、制度日趋成熟,现在招标方的眼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价格方面,在服务方面,他们也开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财经1月2日讯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市场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服务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推动服务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工艺、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服务领域的转化应用。发挥带动作用,开展服务质量共性技术联合开发与推广。鼓励企业依托现有生产能力、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柔性化、分布式服务。引导企业创新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网络。(八)加大服务认证力度。加强服务认证技术和规范研究,完善服务业重点领域认证认可制度。大力推行品质认证,在健康、教育、金融、电商等领域探索推进服务认证活动。建立健全社会第三方服务认证认可制度,鼓励企业积参与服务认证,引导各类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服务企业获得服务认证,帮助更多服务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广东昊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http://1986738881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