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优势流程熟悉,一对一服务
有效期三年
办理周期20-30日左右
适用范围全国中小微企业
整套证书一证书一铜牌
服务内容商务服务
认证项目标准化等级认证
服务**证书可查
办理资料企业简介,企业营业执照
办理条件依法营业,无违法不良记录;非停业状态;
本公司只提供咨询服务!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是什么?
是指由注册第三方评价机构选派经过考试注册的评价组成组按照《企业标准化工作评分表》对企业标准化工作、企业标准体系以及体系运行的效果是否符合GB/T 35778-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 指南》等五项国家标准进行评价。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等级分为1A-5A。
对“认证”的定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也就是,当第二方(需方或买方)对方(供方或卖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无法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时,由第三方来判断。第三方既要对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做到公开、公平,出具的要获得双方的信任。
行业标准制定
一、确定公司要申请行业标准的产品。
二、确定要申请行标每个大类产品的技术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成份含量、PH值、含量、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为了经后方便执行,参数以等级的产品为准。
三、制定企业标准
1、公司制定编制计划;
2、公司进行调查研究;
3、委托代理机构起草起草标准草案;
4、公司向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征求意见进行初审;
5、对标准草案进行必要的修正;
6、评审;(一般标准化处3人,企业自己找2人)
7、批准;
8、编号;
9、发布;
10、备案
四、申请地方标准
五、地方标准成功发布后再成立行业协会
六、向标准化会发起行业标准的申请

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生产经营活动和实现技术标准的重要措施,它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单位、部门岗位**地结合起来,统一到产品质量的管理上,以获得的经济效益;
管理标准是对有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运用标准化原理所作的规定,它涉及各个管理方面,包括企业经营决策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物资供运销管理、经济实体管理、以及标准化管理等;
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制定的标准,是以人或人群的工作为对象,对工作范围、责任、权限以及工作质量等所做的规定。工作标准主要是研究规定各个具体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尽的职责和应有的权限。对各种工作的量、质、期以及考核要求所做出的规定。企业工作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明确工作标准的内容和对象,科学制定工作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工作标准;对工作标准的完整性、贯彻情况、取得的成效进行严格考核。

制定地方标准的工作程序: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向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辖市(含地区)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部署制定地方标准年度计划的要求,由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年度计划的要求提出计划建议;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计划建议进行协调、审查,制定出年度计划。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制定地方标准的年度计划,组织起草小组或委托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省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起草。
(三)负责起草地方标准的单位或起草小组,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试验验证后,编写出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与编制说明,经征求意见后编写成标准送审稿。
(四)地方标准送审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或委托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省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审查工作可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标准化技术会或组织生产、使用、经销、科研、检验、标准、学术团体等有关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审查。审查形式可会审,也可以函审。
(五)组织起草地方标准的单位将审查通过的地方标准送审稿,修改成报批稿,连同附件,包括编制说明、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结论、验证材料、参加审查人员名单,报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编号、发布。

标准起草
1、经标准化技术会及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确认的标准起草单位应当制定标准工作计划,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并确定人员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
2、标准工作计划和标准起草小组名单应当报标准化技术会或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备案。
3、标准编写:标准编写的层次结构(章、条、款、项)、格式、用语、公式、表格和字体,应当遵循GB/T 1.1-2009*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GB/T 1.2-2002*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
在编写标准草案的同时,应编写标准编制说明,其内容一般包括:
(1)工作简要过程,任务来源、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名单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2)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标准的,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3)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5)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7)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9)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认证流程:
1、预审符合,签订合同,缴纳费用;
2、开展认证前,并提交相关认证材料;
3、认证机构审核员进行现场审核;
4、认证机构审批认证结果;
5、提交认证结果至国家备案,并颁发认证证书;
6、后期监督。
http://1986738881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