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垃圾分类处理服务资质证书的作用和意义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和经济,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多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等来进行分类的。
产生效果
尽管小区门口放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但仍然各种垃圾混杂、发放的可降解垃圾袋也被用来装其他垃圾。在北京、杭州等,垃圾分类试点已经推行了14年,却未见明显实效,垃圾或随意堆放或无处堆放,并对生活区域形成围困态势。
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青龙坞山谷间巨大的填埋库区,十多辆垃圾直运车辆轮流倾倒垃圾,推土和碾压机械不时在“垃圾山”上穿梭,挥汗如雨的环卫工人正冒着恶臭,协助清洁直运车将散落的固态垃圾和厨余废液扫至倾倒平台以下。据了解,1991年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时标高为30米,层层填埋垃圾2019年标高已经过100米,而165米就是上限。
统计数据显示,和杭州一样,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面临垃圾困局。除县城之外的60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过5亿平方米,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在海南省部分市县除乡镇镇墟外,大部分自然村垃圾处理均处于放任状态。废塑料袋、塑料编织袋在农村垃圾中占比大,即使是五指山的水满乡亦可见到塑料袋随风挂满枝头的景象。据调查资料统计,海南省每日使用塑料袋约150万个以上,其中90%以上为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即使居民分类捡运,但也没有回收利用的地方。大部分垃圾都有两个去向,能烧的都送到发电厂焚烧,烧不了的就送到垃圾填埋场,这也就意味着前期居民及运输环节均做了无用功。经费不足也是垃圾分类工作迟迟不能推行的原因之一。有业内人士算了笔账,以广州为例,如果持续3至4年,仅垃圾袋就需14亿元,以200人配1名指导员计算,广州市1800,每年需花费40亿元。这样的投入,即便对于发达城市来说,几乎也是不可想象的。
环卫部门和一些相关提出,要真正使得垃圾分类成为长效机制,不仅要“重视,财政投入,科技支撑,文化,民众参与”五手联动,需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文化、教育等手段多管齐下,共同推进,以此实现全社会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
广东昊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主营认证项目范围有:
1、ISO9001、ISO14001、ISO18001
2、售后服务认证、批发及零售服务认证
3、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认证
4、合规管理体系认证
5、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
6、AAA诚信企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