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广东肇庆
可售卖地全国
办理周期15天
服务优势一对一服务
服务内容ISO体系认证
本公司只提供咨询服务!
ISO14001认证
ISO14001:2004是标准化组织(ISO)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全面和系统的环境管理化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企业实施ISO14001标准可达到节能降耗,优化成本,改善企业形象,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ISO14000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ISO14000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ISO14001中文名称是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于1996年9月正式颁布。 ISO14001是组织规划、实施、检查、评审环境管理运作系统的规范性标准(见图),该系统包括部分,17个要素。部分内容概括如下:部分是指
1、 环境方针
2、 规划
3、 实施与运行
4、 检查与纠正措施
5、 管理评审这五个基本部分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建立后有计划地评审及持续改进的循环,以保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17个要素是指:
1、 环境方针
2、 环境要素
3、 法律与其他要求
4、 目标与指标
5、 环境管理方案
6、 机构和职责
7、 培训、意识与能力
8、 信息交流
9、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10、文件管理
11、运行控制
12、应急准备和响应
13、监测
14、、纠正与预防措施
15、记录
1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16、管理评审要素名称

ISO14000系列标准与ISO9000系列标准有什么异同?
ISO9000系列标准已被全世界80多个和区域的组织所采用,为广大组织提供了质量管理和体系方面的要素、导则的要求。ISO14000系列标准是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的选择、设计、加工、销售、运输、使用到终废弃物的处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二者共同之处有:
1、ISO14000与ISO9000具有共同的实施对象:在各类组织建立科学、规范和程序化的管理系统.
2、两套标准的管理体系相似:ISO14000某些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内容参考了ISO9000中的某些标准规定的框架、结构和内容。
但这两个标准在内涵和承诺对象上不同,主要表现在:
1、承诺对象不同:ISO9000标准的承诺对象是产品的使用者、消费者,它是按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以合同形式进行体现的。而ISO14000系列标准则是向相关方的承诺,受益者将是全社会,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人类自身的共同需要,这无法通过合同体现,只能通过利益相关方,其中主要是来代表社会的需要,用法律、法规来体现,所以ISO14000的低要求是达到规定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2、承诺的内容不同:ISO9000系列标准是保证产品的质量;而ISO14000系列标准则是要求组织承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做出承诺。
3、体系的构成模式不同: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是封闭的,而环境管理体系则是螺旋上升的开环模式。要求体系不断地有所改进和提高。
4、审核认证的依据不同:ISO9000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根本依据;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除符合ISO14001外,还结合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如果组织的环境行为不能满足要求,则难以通过体系的认证。
5、对审核人员的要求不同:ISO14000系列标准涉及的是环境问题,面对的是如何按照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等要求保护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处理的具体环境问题,故环境管理体系对组织有目标、指标的要求,因而从事ISO14000认证工作的人员具备响应的环境知识的环境管理经验,否则难以对现场存在的环境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申请ISO14001认证组织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1、有效版本的环境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2、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企业状况简介
4、组织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报告表)
5、项目的环评批复
6、组织的“三同时”竣工验收报告
7、组织的地理位置图,社区平面图和下水管网图
8、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相关的职责
9、体系运行以来三废的监测报告
10、当地**出具的企业近年来守法的
11、特种设备的档案及相关操作人员的照(特种行业才需提供)
12、化学品清单(MSDS)
13、组织的环境目标指标及重大环境因素
14、组织实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好处:
1.促进贸易,从促进贸易的角度来看,ISO14001是一个具有灵活性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它除了要求企业在其环境方针中对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持续改进做出承诺外,并不规定环境绩效的要求,因此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绩效的企业,可能都达到ISO14001的要求。同时,ISO14001强调根据本国本地区的环境状况,符合本国本地区而非出口市场所在国的环保法律法规。这就体现了贸易的对等原则,有助于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
ISO14001的环境因素的识别
环境因素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全面识别组织的环境因素,准确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是建立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根据
ISO14001标准中4.3.1环境因素这一条款的要求,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注以下几方面考虑:
1. 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识别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产生于组织的生产加工过程中, 包括原材料的选用、原材料的输入到产品的输出,也包括产品的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
2. 识别环境因素应包括可控制和施加影响的
可控制的是指组织自身可以管理、改变、处理、处置的环境因素;
可施加影响的指组织不能通过行政管理或其他技术手段等改变的某些环境因素,这类环境因素多属于与组织关系较密切的相关方,可通过某种利益关系对相关方施加影响,间接实现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或管理。
3. 识别环境因素应注重考虑不同的状态、时态与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六种类型: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
识别环境因素须动员各部门、各层次的员工共同参与,全面考虑组织的产品、材料、生产、工艺、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对识别和评价出的重大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与管理,是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
http://1986738881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