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广东肇庆
可售卖地全国
办理周期15天
服务优势一对一服务
服务内容ISO体系认证
本公司只提供咨询服务!
环境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ISO14001标准将它们系统化、结构化,提出环境管理模式。这一环境管理体系模式遵循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规划(**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即规划出管理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和遵循的原则;在实施阶段实现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以上工作原则;检查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实施与实现过程不会偏离原有目标与原则,实现过程与结果的改进提高。
ISO14000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人炸、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正惨遭破坏,而人口的过速膨胀使得本已有限的自然资源显短缺,导致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引起的关注并由此而认识到,统一的环境管理标准在当今具有十分的意义。一些发达和组织率先和推出环境管理的法规和标准,并在本国实施。1993年6月,标准化组织(ISO)经过充分的筹备,正式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会并在短期内推出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这是继ISO9000系列标准后推出的又一重要的通行的管理标准。其目的是规范企业及各种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ISO14000系列标准已被许多所采用,我国等同采用的GB/T24000—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已于1997年4月1日开始实施。
ISO14000系列标准的推出,为我们选择了一条开发、生产绿色产品的环保之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以预防为主,减少和消除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管理办法。推行ISO14000标准,可提高我国环境管理水平和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法制观念,改善我国的环保现状,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终实现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ISO14000体系由五个要素组成,即:环境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体系认证之标准为ISO14001,这是系列标准中的部分。其他标准则是其技术支撑文件,以保证环境体系审核,认证活动规范化并与接轨。
ISO14000的实施,有利于企业提高整体素质和环境管理水平,由对环境的事后治理转向事前预防与控制,从治标转向治本,从而实现环境优化;有利于企业从生产方式的粗放型管理向效益型管理转变,促使企业行为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企业形象和效益。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将选择保护环境作为其重要内容,这是的共识。我国是发展*国,需要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持续发展道路,从传统的偏重数量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强调改善发展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保证在经济稳定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加的步伐,使我们的家园清洁、安静、舒适。

随着关注行业环境影响的审查日益增多,符合ISO14001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ISO14001帮助您减少能源以及原材料使用的过程,减少废物及污染的排放并降低紧急状况的风险,您的组织不仅仅是“环境友好的”,您组织的管理也将是有利和有效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围绕环境方针的要求展开环境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环境方针、实施并实现环境方针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与实现程度进行评审、并予以保持等。

ISO14000系列标准与ISO9000系列标准有什么异同?
ISO9000系列标准已被全世界80多个和区域的组织所采用,为广大组织提供了质量管理和体系方面的要素、导则的要求。ISO14000系列标准是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的选择、设计、加工、销售、运输、使用到终废弃物的处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二者共同之处有:
1、ISO14000与ISO9000具有共同的实施对象:在各类组织建立科学、规范和程序化的管理系统.
2、两套标准的管理体系相似:ISO14000某些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内容参考了ISO9000中的某些标准规定的框架、结构和内容。
但这两个标准在内涵和承诺对象上不同,主要表现在:
1、承诺对象不同:ISO9000标准的承诺对象是产品的使用者、消费者,它是按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以合同形式进行体现的。而ISO14000系列标准则是向相关方的承诺,受益者将是全社会,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人类自身的共同需要,这无法通过合同体现,只能通过利益相关方,其中主要是来代表社会的需要,用法律、法规来体现,所以ISO14000的低要求是达到规定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2、承诺的内容不同:ISO9000系列标准是保证产品的质量;而ISO14000系列标准则是要求组织承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做出承诺。
3、体系的构成模式不同: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是封闭的,而环境管理体系则是螺旋上升的开环模式。要求体系不断地有所改进和提高。
4、审核认证的依据不同:ISO9000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根本依据;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除符合ISO14001外,还结合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如果组织的环境行为不能满足要求,则难以通过体系的认证。
5、对审核人员的要求不同:ISO14000系列标准涉及的是环境问题,面对的是如何按照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等要求保护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处理的具体环境问题,故环境管理体系对组织有目标、指标的要求,因而从事ISO14000认证工作的人员具备响应的环境知识的环境管理经验,否则难以对现场存在的环境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ISO14001认证简介
ISO14001认证全称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指依据ISO14001标准由三方认证机构实施的合格评定活动。ISO14001是由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一份标准,是ISO14000族标准中的一份标准,该标准于1996年进行发布,2004年分别由ISO标准化组织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目前新版本为ISO14001-2015。
ISO14001的环境因素的识别
环境因素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全面识别组织的环境因素,准确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是建立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根据
ISO14001标准中4.3.1环境因素这一条款的要求,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注以下几方面考虑:
1. 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识别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产生于组织的生产加工过程中, 包括原材料的选用、原材料的输入到产品的输出,也包括产品的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
2. 识别环境因素应包括可控制和施加影响的
可控制的是指组织自身可以管理、改变、处理、处置的环境因素;
可施加影响的指组织不能通过行政管理或其他技术手段等改变的某些环境因素,这类环境因素多属于与组织关系较密切的相关方,可通过某种利益关系对相关方施加影响,间接实现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或管理。
3. 识别环境因素应注重考虑不同的状态、时态与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六种类型: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
识别环境因素须动员各部门、各层次的员工共同参与,全面考虑组织的产品、材料、生产、工艺、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对识别和评价出的重大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与管理,是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
http://1986738881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