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广东肇庆
可售卖地全国
办理周期15天
服务优势一对一服务
服务内容服务认证办理
有效期三年
产品类型服务认证
适用范围全国企业
本公司只提供咨询服务!
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 (商业行业标准)
《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SB/T-10401-2006)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起草并归口的共和国商业行业标准,于2006年5月12日由正式发布,并已于2006年10月1日实施。
《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还对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的方式与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
(1)评价原则:包括了评价的性要求,及引用GB/T19011-20034章的性要求,和对监督评审的要求。
(2)评价指标:包括了售后服务体系、商品服务、顾客服务类一级指标,以及相对应的组织架构、人员配置、资源配置、规范要求、监督、改进、服务文化、商品信息、技术支持、配送、维修、质量保证、废弃商品回收、顾客关系、投诉处理等十五项二级指标。
(3)评价的方式与方法:包括了评价的总体要求,如何评价,评价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规定了评分的要求和评分结果。
问:管理体系认证和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都有“体系认证”四个字,那么管理体系认证和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有什么区别?
答:有以下三方面不同。
(1)名称含义的不同
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评价体系”是标准的名称,指该标准是对“商品售后服务”进行评价的一个系统,该系统包括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是指运用该系统对企业进行外部审核和认证。
“管理体系”是一个名词,也可称为“管理方法的”,指企业在质量控制上采取的管理措施。管理体系认证的关键词是在“管理体系”四个字上,意思就是对“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比如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的结果是企业按照ISO9001标准的要求进行了管理。
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是对企业服务能力的认证,管理体系认证是对企业管理措施的认证。
(2)认证类别的不同
《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十七条规定:“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行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
我国目前共有上述三类认证。
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是服务认证类别,颁发“服务认证”。而管理体系认证是管理体系认证类别,颁发“管理体系认证”。还有一类认证是产品认证,是对产品的理化特性等进行认证(是否达到了某项技术指标,如电气特性、农药残留量等),如3C认证、**认证等,颁发“产品认证”。
三类认证是并列的、平行的、其性质不同,认证结果也不同,不能混淆。
《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二十五条规定:“获得认证的,应当在认证范围内使用认证和认证标志,不得利用产品、服务认证、认证标志和相关文字、符号,误导公众认为其管理体系已通过认证,也不得利用管理体系认证、认证标志和相关文字、符号,误导公众认为其产品、服务已通过认证”。
(3)评价要求和结果的不同
《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GB/T27922-2011)标准是一个评价性质的标准,认证目的是评出。认证的结果是企业按照标准实施了售后服务,并达到了某一个高度(星级)。它是评分制的认证,是按评价的分值来衡量服务能力的高低,达到70分(含70分)以上,达标级售后服务;达到80分(含80分)以上,三星级售后服务;达到90分(含90分)以上,四星级售后服务;达到95分(含95分)以上,五星级售后服务。
而管理体系认证是审核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活动是否全部符合其标准规定(有不符合则不能通过认证),也没有分值要求。
、工商总局、、中国商业联合会等有关在会上指出,抓好售后服务是大政方针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张。因此,开展售后服务认证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促进企业按标准要求来建立服务体系,制订科学的服务制度,参照标准对以往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让服务系统得到良好运转。二是促进企业以认证来约束服务行为,在获得认证以前,企业可以做高水平的服务,也可以做一般水平的服务,但是通过认证,就约束企业达到一种高水平,而服务水平的高低终会以认证的星级向顾客彰显。三是获得国标认证的企业可以在产品包装和在服务场所使用服务星级标识,也是给企业的服务水平做出的、公平、可靠的评价,给顾客直观的理解和信赖的依据。四是大型企事业单位招投标、采购等活动的重要参考和资质要求。企业通过认证,就意味着在全国和全行业中服务,通过认证,就是和信誉上的优势。另外,企业售后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创建。
将大力推行服务认证
十二五规划四篇全面阐释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其中认证认可也列入其中。
质检局、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实施服务认证。
采购、工程招标等将二者列为同等重要考核
近几年来,在汽车、家电、服装、工程机械、环保、银行等行业的采购、工程招标活动中,把企业是否通过“管理体系认证、售后服务认证”列入同等考核和加分项目。返回搜狐,查看多
2007年,经推荐,批准,成立了我国售后服务认证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服务认证。在实践中,也发现该标准的不足和局限,比如因为是行业标准,使得其适用面存在一定局限,一些具体条款在实践中存在难以操作的问题,还有一些缺漏的内容等。同时,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产业发展政策导向的变化,尤其在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售后服务升级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因此在《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SB/T-10401-2006)的基础上,将其升级制订为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法规化、制度化、系统化建设,大幅度提高中国企业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
http://19867388811.b2b168.com